蔡英文日前在社群媒体以“台湾经济好成绩,大家一起继续拼”为题发文表示,根据台湾主计处公布2019年第2季经济成长率,台湾地区(2.41%)赢过韩国(2.1%)、香港(0.6%)、新加坡(0.1%),勇夺亚洲4小龙第一名。只不过是一季的数字,有必要如此高兴吗?更何况每年的经济成长率都要看前一年的经济规模的基底,若是前一年基底甚低,来年才有小幅成长,有什么值得高兴?
蔡英文认为有好成绩的原因是:“因为3年来耐心调整台湾经济体质,协助企业回台投资、布局全球,现在成果已经陆续展现”;除了第2季经济成长率高于预期外,“上半年台湾地区对美国出口成长17.4%,排名第一;上半年‘台湾制造’电脑电子及光学产品出口美国大增90%;台商回流投资总额逼近5000亿元(新台币,下同),已经超过全年度目标两倍,确定投资大爆发。”
然而上述数字的呈现,主要是因为受到中美贸易摩擦提高关税的影响,使得原本在大陆的生产或服务的订单转到台湾而已,应与调整台湾经济体质没有任何关系。若民进党当局真在调整台湾经济体质上有成,全台民众又岂会在2018年年底的县市长选举中,让民进党惨败至此!这恐怕不是民进党当局所谓的受到假新闻的影响,而是民众切身之痛的反应!
民进党当局上台时声称要推动的“五加二”新兴产业,台“行政院”除了不断与高雄市政府“斗嘴鼓”外,还有认真在推动吗?台“立法院”2018年7月公布的《“五加二产业创新计划”执行成效之初探》研究报告,提到“物联网之发展仍面临诸多困境,亟待克服”、“半导体设备台产化比率偏低,允宜研谋对策”、“‘绿能科技产业推动方案’部分计划预算执行率偏低,允宜积极改善”,行政当局有克服、谋策与改善了吗?
至于报告也指出“‘生医产业创新推动方案’在人才、研发及经营环境等面向仍有诸多瓶颈尚待突破”、“‘防务产业发展方案’执行成效亦未明”、“‘新农业创新推动方案’部分关键绩效衡量指标未达目标;复以产销失衡未能有效解决”、“当局以往推动‘环保科技园区’及‘资源永续循环利用’等计划,整体效能偏低”等诸多问题,民进党当局有在专注改善吗?
答案显然是否定的,否则工业总会日前公布年度白皮书时,又怎会一直提醒台当局要积极解决产业界面临的“五缺、六失”问题。“五缺”系指缺水、缺电、缺工、缺地、缺人才;“六失”则是台当局失能、社会失序、台“立法院”失职、经济失调、世代失落、台湾社会失去总体目标。试问五缺与六失的问题未解决,蔡当局岂敢表示耐心调整台湾经济体质有功? 当然民进党当局刻意以断章取义资讯夸耀施政成果也不是第一次,台前“行政院长”赖清德也曾指出台湾劳工平均薪资有近5万元。此说一出,引发舆论一阵哗然,更有不少网友揶揄:“赖‘院长’是住在哪个台湾?”尽管赖清德事后解释,平均薪资近5万元是属于名目上的总薪资,系月薪、分红,年终及绩效奬金相加后平均产生的数字,不过这样的解释仍未被多数民众接受。
赖清德另表示,提这数字对劳工有益,等于蔡当局跟资方说“你有赚钱啊”、“不可以给太低的薪水”,劳工可据此跟资方谈薪资。此举逼得餐厅在征人时,特别贴出搞笑告示:“不认识赖清德的优先录用”。由此可知,断章取义的施政终究敌不过民众闪亮的眼睛,犹如蔡英文表示“劳工是心中最软的一块”,却因乱修“一例一休”法案而破功。
民进党“执政”由于缺乏可吸引民众继续投票支持的政绩,因此经常使用断章取义资讯,试图混淆视听,让民众误以为民进党在认真“执政”。殊不知在网络时代,民进党当局愈是如此,愈容易让民众看破手脚,明年1月选举就会见真章!(作者艾中桦,台湾/大学教授) 来源:大华网络报(www.cntimes.info)
责任编辑:左秋子 |